关于开展第四届“创善·微创投”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5-16 14:59:31

全市各社工服务机构、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区(村)居委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巩固提升“慈善之城”创建成效,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敏捷公益基金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开展第四届“创善·微创投——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广泛收集社区民政重点服务对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创投项目资助,探索运用创新的理念和模式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推动城中村网格化治理精准精细。同时,依托项目实施,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在促进社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搭建社区慈善学习交流平台,赋能社区慈善服务主体,打造社区慈善品牌项目。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6月8日

        二、申报主体

       申报和实施项目的创投主体主要包括服务于社区的各类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社区(村)居委等。具体条件包括:

       (一)在市、区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社区(村)居委会或在镇(街)、村(居)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

       (二)具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在镇(街)、村(居)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应具备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并运作良好;

       (三)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具有独立的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以及依法缴纳税收、社会保险费的良好记录;

       (四)具备开展社区慈善服务项目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例如场地、设备、人员等),申请社区发展及问题解决类项目获得所在社区同意的(申请表需村居委或街道盖章),具有优先权;

       (五)成立社区慈善基金的申报主体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权;

       (六)未接受过其他市区各类创投资助的项目。

       (七)青年社区公益实践类项目拟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募,具体申报条件由承办机构和相关合作单位商定后另行安排。

        三、资助范围

       (一)重点人群兜底保障类:围绕低保低收对象、特困人员、留守老年人、独居孤寡老人、贫困重度残疾人等民政重点保障对象开展救助帮扶服务,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聚焦困难群众实际需要,开展生活帮扶、心理关怀等,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社区发展及问题解决类:围绕社区可持续发展或以创新的理念和模式解决各类社区公共问题、满足社区群众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城中村网格化治理项目:加强城中村网格化治理工作,通过精准精细挖掘村社需求,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城中村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2.党群服务项目:依托社区党委、党员骨干,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提升社区党群骨干能力,发挥党群骨干引领作用,带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困难帮扶结对等慈善服务,搭建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平台;

       3.社区治理项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立足社区资源、发动社会投入,动员居民参与,解决社区群众急难愁盼的公共问题;

       4.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基于社区问题解决及社区发展,培育或孵化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区社会组织。

       (三)青年社区公益实践类(此类项目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募,以高校为单位,在高校内进行招募)鼓励高校青年关注社区问题,提出解决社区问题的有效方案,通过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慈善服务等方式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

       (四)敏捷陌上阳光公益助学类:结合乡村振兴,在广州市开展助学奖学、学校援建、文化教育等相关的服务项目,助力解决儿童的教育问题。

        四、资助规模及标准

       本次微创投项目总资助资金不超过145万元,具体为:

       1.重点人群兜底服务类项目,20个,每个3万元,共60万;

       2.社区发展及问题解决类项目:12个,每个5万元,共60万;

       3.青年社区公益实践类15个:其中5个项目1万元/个,10个5000元/个,共10万元;

       4.敏捷陌上阳光公益助学类项目,5个,每个3万元,共15万元。

       五、申报材料

       每个申报主体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具体需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

       (一)项目申报书;

       (二)登记管理机关核发的登记证书副本(正反面复印件);

       (三)具备在所服务社区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申报单位自证)。

       六、申报方式

       请有意向申报的主体于2023年6月8日24:00前将项目计划书连同证明文件(登记证书、备案证明材料等)发送至gzshancheng2018@qq.com.(邮件标题:微创投+项目名称+申报主体),逾期不予受理。

识别二维码,获取申报材料

 

       七、评审标准

       (一)扎根社区:聚焦社区的需求,发现社区的真实问题,精准回应目标人群的客观需求;

       (二)专业有效:具备开展项目相匹配的能力;项目目标清晰,项目成效社会效益高;

       (三)可持续性:项目具有可持续性自我造血能力,能够长期运作,持续调动及整合社区资源;

       (四)理念创新性:项目实施理念、运作模式、参与方式等具有创新性。

       八、评审办法

       (一)线上初筛

       由市慈善会、善城基金会对申报项目进行初筛,初步筛选出入围项目名单;

       (二)项目评审

       1.重点人群兜底服务类项目:将邀请专家评审小组对照评审标准对申报材料进行打分,综合评审出拟资助项目名单并进行公示;

       2.社区发展及问题解决类项目、青年社区公益实践类项目、敏捷陌上阳光公益助学类项目:对照评审标准对申报材料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情况推荐出路演名单,最终根据路演情况综合评审出拟资助项目名单并进行公示。

       九、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时间为2023年7月—2023年12月。项目一经确定,由承办单位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与创投项目实施单位签订资助协议,按照协议内容进行资金拨付。

       十、资金管理

       创投主体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原则,按照申报用途使用资金,不得购买固定资产,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

       十一、项目管理

       (一)项目动态反馈:项目执行过程中,创投主体需及时与主办方项目人员沟通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二)项目变更调整:在项目实施期间,有如下变化及调整,需在调整前告知主办方项目人员,并以邮件的方式提交书面申请,得到主办方确认同意后方可进行:

       1.项目负责人变动;

       2.因实际情况变化需要调整实施地点、受益人群、主要的项目活动等;

       3.机构运营或财务托管方式出现重大变化;

       4.需调整原预算10%以上的;

       5.项目延期或终止。

       (三)日常监测:主办方项目人员将不定期通过面谈、线上沟通、现场参与活动等方式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测。

       (四)中期反馈:创投主体需在项目中期提交中期反馈报告,主办方将根据项目中期反馈报告,对中期反馈未能完成指标或未达成项目成效的项目进行监测走访,确保项目有效完成。

       (五)项目总结:创投主体需在项目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及财务报告。

       (六)项目评估:主办方会邀请专家在项目结项时抽取不高于50%的项目进行评估。

       十二、联系方式

       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13076867727(罗小姐)

       电子邮箱:gzshancheng2018@qq.com

 

 

广州市慈善会     

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

2023年5月15日

上一篇:从社工站志愿者到持证急救志愿者导师,AED项目推动社区急救网络打造

下一篇:畅游海洋馆、启动专项基金……今年儿童节,“爱蕾行动”守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