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慈善会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4-15 15:00:00
2019年,在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理事会的直接领导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市慈善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和对慈善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扶贫济困,见难相助”为宗旨,紧扣“慈善为民”核心理念,围绕广州市2019年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目标任务,凝聚团结全体会员力量,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助力广州创建“慈善之城”,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一、2019年工作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的巩固提升年。一年来,市慈善会总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70.14 %,全年总支出2.4亿元,同比增长68.81 %;其中,全年划拨定向扶贫资金1.85亿元,用于帮扶广东、贵州、新疆、西藏、广西、江西等地区贫困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一年来,市慈善会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党建工作持续加强
1.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根据上级党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党建和业务相结合,联动社会爱心力量,充分发挥慈善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
2.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印发《广州市慈善会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广州市慈善会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等6项制度,推动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完善党建工作站,打造理论学习阵地,编印理论学习材料17期,开展党课、主题党日、支部集中教育学习等活动25次,每天定期推送党员应知应会知识,组织支部党员每天登录学习强国APP,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9年,确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收到入党志愿书1份。
4.党群共建初见成效。2019年,广州市慈善会先后成立工会委员会、共青团支部、妇女委员会,党群共建取得较大进展,增强了团队活力。3月,广州市慈善会被评为市“三八”红旗集体;6月,广州市慈善会党支部书记王梦华同志被市社会组织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2月,广州市慈善会被通报表扬在全市民政系统工作中表现突出。
(二)内部治理日臻完善
1.会员管理日益规范。成功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会员大会、第四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会长办公会议,印发《广州市慈善会会长办公会议制度》,增补金钟墓园、广汽集团为副会长单位,新增个人会员1名;开展理事走访、专访,依托《善城》杂志,宣传推广广州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经验做法。
2.内设部门职能优化。印发《广州市慈善会秘书处定岗定责工作方案》增设信息传播部,建设志愿服务部,修订完善秘书处6项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分工,提升工作效能。
3.重大事项报备严格执行。根据《广州市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指引》要求,完成“新时代 新慈善”2019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影响力公益慈善盛典启动仪式、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座谈会等9个重大事项的报备工作。
4.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加速财务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打通慈善电子票据捐赠系统与捐赠平台的渠道,开出广州市首张慈善公益领域电子捐赠票据,成为广州首家具备电子捐赠票据功能的社会组织,受到行业高度关注。
(三)慈善募捐再创佳绩
1.慈善基金募捐创新管理。修订《广州市慈善会基金协议书》,印发《社区基金合作服务指引(试行)》《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合作服务指引(试行)》,2019年新设立专项基金、冠名基金共57个,累计筹款3028.83万元,支持设立社区慈善基金(会)35个,社区慈善捐赠站点201个。探索科技与慈善结合,携手佳都科技成立广州市慈善会佳都人工智能慈善基金,启动资金100万元,用科技力量和慈善专项基金方式开展公益活动。
2.广益联募平台全面升级。开发上线“善行”“善品”模块,2019年,平台新入驻组织63个,新上线慈善项目159个,筹款约5216.23万元,捐赠约8.4万人次。
3.主题募捐活动形式多样。成功举办“一起幸福——2019新春花市慈善行”“2019年广府慈善庙会”“2019年小黄鸭欢乐跑(广州站)活动”“浪漫温泉·乐在骑中——2019福彩杯乐善骑”“爱蕾,和生命一起努力”公益徒步等“慈善+”活动,共对接慈善捐赠约402.95万元;成功举办第四届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华,联合53个爱心企业、医院、公益慈善组织,设置45个义卖、互动摊位,近120万人次通过现场和互联网方式参与,对接善款850万元。积极组织参加“99公益日活动”,联合50个公益慈善组织,上线61个公益慈善项目,在维多利广场、佳兆业、正佳广场等公众场合,举办“善城汇爱”大型慈善惠民活动,链接20家爱心企业、单位支持,在23700个交通工具上投放公益广告,累计77394人次参与捐赠,筹款908万元。
(四)慈善为民成效显著
1.品牌救助项目深入实施。运行“珠珠救助”——大病慈善医疗救助平台,截至2019年底,共为786人次提供个案救助、信息咨询指引服务,为257人次链接慈善救助资金365.78万元。发布“爱蕾行动——儿童救助计划”升级方案,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和救助力度,深入开展及时雨关爱基金、急难救助项目、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项目、血友病援助项目、赠药项目等慈善为民品牌救助项目,2019年救助群众约3.4万人次,累计救助支出4860万元。成功举办第五届广州市福彩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暨2019年网络筹款大赛,为全市20个“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的优质公益慈善项目共提供50万元资助资金,并搭建“线上+线下”筹款和传播平台,总筹款额逾300万元。
2.肺癌早筛项目工作创新推进。投入100万元资金引入专项社工参与,开展肺癌早筛项目专项社工服务,2019年在北京街、人民街、光塔街、珠光街开展社区活动、社区走访共65次,报名初筛人数共10740人,完成初筛人数共8747人,其中,临床筛查人数7679人。
3.慈善医院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54场、慈善义诊37场次,服务群众约7800人次,其中,7月1日联合省中医院5大院区,为3000多位市民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减免诊疗服务费用10多万元。
4.慈善服务深入社区基层,发起“微心愿·善暖万家”活动倡议,以困难家庭为单位,通过广益联募平台、社区慈善基金、社区捐赠站点等途径,广泛征集困难群众“微心愿”,每个“微心愿”所需资金或者物资价值约300元至500元,首期计划完成1万个微心愿,所需善款金额约500万元;2019年共筹集款物238万元,帮助1169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
(五)慈善活动亮点纷呈
1.慈善榜样汇聚温暖力量。举办“慈善为民2018年度广州慈善盛典”,发布2018年度广州慈善榜,其中,广州慈善捐赠榜共上榜343个慈善单位、181位慈善达人,上榜金额达5.48亿元;举办2019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影响力暨广州慈善盛典,发布2019年度广州慈善榜上榜慈善单位335个,上榜慈善达人162人,捐赠总额9.7亿元;联合开展2019年广州市寻找“慈善家庭”活动,寻找到“最美慈善家庭”10户,大力褒奖和肯定慈善行为,推动慈善理念深入家庭和市民生活。
2.慈善交流平台搭建取得突破。联合广州日报举办“新时代 新慈善”2019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影响力公益慈善盛典启动仪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影响力研究基地,开启湾区慈善交流合作;召开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座谈会,成立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全国20多个城市慈善会、慈善联合会、企业代表围绕社区慈善建设治理、创建慈善城市特色经验做法、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运行机制、近期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3.慈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举办《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9)》暨《广州市2018年度区域慈善指数报告》发布会,解读广州公益慈善蓝皮书(2019)和广州市区域慈善指数,展现广州慈善的行动者与资源发展情况。
4.透明慈善品牌建设深入推进。举办广州市2019年“中华慈善日”之第三届广州慈善“公众开放日”活动启动仪式,依托广益联募平台,开设“阳光账单”专题页面,累计155个慈善项目参与晒账单。
5.扶贫项目回访工作顺利完成。强化市慈善会扶贫资金内部监督,对2016-2018年度350个精准扶贫项目开展回访,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分5批次前往梅州、清远等地区,开展市慈善会扶贫项目实地回访工作,涉及38个村的111个扶贫项目。
(六)慈善地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建设慈善地标,是广州市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已有爱心企业表示愿意捐赠2亿元,捐建“广州慈善大楼”,打造广州慈善地标建筑。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建引领,增强慈善发展动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广州市基层党建“强基前列”工程和“善城红苗”计划的工作要求,深化市慈善会党建工作,争取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党员先锋示范岗,培养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带动工会委员会、团支部、妇女委员会工作,增强市慈善会发展力、服务力、凝聚力,发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
(二)助力脱贫攻坚,增强慈善扶贫合力。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是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生力军,发挥市慈善会作为广州地区慈善参与主渠道、主平台的作用,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大力宣传推广“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品牌、“我为广东脱贫攻坚献爱心”等慈善项目,广泛筹集扶贫善款善物,形成合力,精准发力,积极参与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对使用慈善资金的扶贫项目进行监督并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规范慈善扶贫资金使用,确保慈善资金安全。
(三)加强内部治理,增强慈善创新驱力。
完善理事会、监事会领导监督机制,加强理事会、监事会沟通联系,完善市慈善会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理事会、监事会领导监督、合作创新、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加强信息化升级建设,推进互联网和自媒体矩阵、ERP系统、电子捐赠票据系统搭建,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强化慈善信息公开,提升市慈善会社会形象和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市慈善会自身优势和作为广州地区枢纽型慈善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
(四)发展慈善募捐,激发慈善捐赠活力。
引导开通月捐服务,设立各类冠名慈善基金,发展慈善信托,创新网络慈善、指尖慈善等新型慈善模式,支持爱心单位、个人开展慈善演出、拍卖、展览等活动;加强项目品牌优化,发挥慈善扶贫、救助、文化等品牌项目募捐效应,提升广益联募募捐平台,打造线上慈善枢纽平台;面向慈善组织提供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举办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社区公益微创投活动;结合中华慈善日、630广东扶贫济困日、“99公益日”等活动,开展“慈善全民捐”活动、“善城汇爱”活动等大型慈善募捐活动,畅通人人慈善渠道,激发人人慈善活力。
(五)聚焦群众关切,提升慈善服务能力。
持续依法依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捐助工作,强化款物流向跟踪管理,制定落实款物使用监管计划,确保款物使用规范;配合做好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举办“慈善为民月”主题活动,实施“爱蕾行动——困境儿童救助提升计划,深化“珠珠救助”——大病慈善医疗救助平台,深入实施慈善医疗和应急救助项目等品牌救助项目,开展慈善助力长者饭堂提升服务计划,拓展困境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慈善救助范围;融合“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资源,支持各区慈善会研究制定社区慈善基金工作指引,设立不少于10个社区慈善资金;推进“微心愿·善暖羊城”项目,全年完成1万户困难家庭微心愿,推动各社工站(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完成不少于50个微心愿,充分发挥慈善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建设慈善实体,增强慈善城市实力。
积极参与推进广州慈善大楼、广州市慈善老人院等慈善实体建设,探索通过爱心企业捐资或捐建等多种合作方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综合性慈善枢纽;实施“慈善空间”计划,支持将慈善街道、慈善社区、慈善捐赠站点、慈善乡村等慈善标志建设成为举办慈善活动、加强慈善宣传、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鼓励长期开展慈善活动的慈善地标运营升级为慈善空间,助力打造重点品牌慈善项目。
(七)深化慈善交流,提升慈善合作引力。
积极争取民政部、中国慈善联合会支持,发挥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作用,落实《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2019-2020工作计划》,开展慈善课题研究等工作,设计实施“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聚善育才支持计划,重点培育10名慈善行业领军人才,50名慈善机构负责人,500名慈善行业从业人员;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影响力暨广州慈善盛典,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合作。
(八)弘扬慈善精神,散发慈善文化魅力。
开展“最美慈善家庭”学习宣传活动,推出广州慈善榜,弘扬崇德向善的精神,开展广府慈善文化活动,举办新春花市慈善行、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华等广府慈善文化品牌活动,设立“广州慈善形象大使”,举办慈善音乐会;深化慈善文化标识推广,出版《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编印《善城》杂志,升级《童心善本系列丛书》慈善读本,推广《善城广州》歌曲、慈善吉祥物“珠珠”、善城logo“善穗”等慈善文化标识,运营“善城广州”、“广州市慈善会”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强广州慈善文化软实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广州市慈善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围绕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创建“慈善之城”提升计划,做精做强“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等慈善品牌,持续提升城市慈善影响力,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