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骑,打造全民慈善平台

发布时间:2015-04-20 10:28:00

2015年4月18日,福彩杯乐善骑第二届广州市自行车慈善行活动即将在广州海珠湖举行。自3月25日新闻发布会召开报名系统上线后,就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追捧,纷纷转发活动介绍给朋友,拉队伍报名。短短8天,乐善骑活动官网70组的名额已经爆满。在报名者当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参加过第一届乐善骑活动的爱心人士的名字,还有来自泰国、中国香港的朋友。

 我们希望,人人参与慈善公益

相信大家也很好奇,到底这个“乐善骑”有什么吸引力,而她又是怎么样诞生并演变成广州最大型的慈善骑行盛事的呢?

在2014年的2月份,广州市慈善会秘书长汪中芳与拜客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中心总干事陈嘉俊第一次就尝试在广州举办一个慈善骑行活动进行头脑风暴。汪秘书长相信,社区慈善人人可为,而要做到社区慈善,市民的参与是很重要的。怎么样策划出市民感兴趣的慈善活动,而不是传统行政化的、缺乏参与感的慈善宣传,就成了汪秘书长希望用心做好的突破口。而陈嘉俊也期望,全国各地都有非常多的运动慈善活动,而广州在这方面似乎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活动让市民参与,自行车骑行类的更是没有。因此,第一次围绕慈善骑行的话题,双方就已经有非常多共识,并且开始有了“乐善骑”的雏形。

 快乐慈善在骑行

 

“乐善骑”这个名字,听上去琅琅上口,到底有是怎么来的呢?当时整个活动三家主办方(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广州市海珠区拜客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中心)及冠名单位(广州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围绕整个活动基调进行讨论的时候,所与人都很强调“快乐行善”的元素,参与慈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被支持的对象也是快乐的,我们没必要把活动做得很深沉,用悲情来勾起怜悯之心。我们希望通过正能量的倡导,让快乐行善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在整个大方向下,第一届的乐善骑的活动设计全方位地考虑如何让参加者在过程中收获到快乐行善的信息。因此,这就有了我们大人骑童车的活动形式,让参加者在给受助儿童募捐的同时,找回童趣找回天真烂漫;接着,也就有了我们现场的各种趣味的互动和嘉年华。当然,也有了“快乐、慈善、骑行”的三大元素。从“骑行善”到“爱蕾骑行”,再到“乐善骑”,为了想一个活动名称,三家主办单位和冠名单位都想过无数的点子,也经历过无数次推翻再重来。最后还是决定用“乐善骑”的名称。

 趣味骑行,体验公益

第一届乐善骑在大学城的环湖路举行,以童车骑行接力的形式。共筹得善款14万元。而本次第二届的乐善骑,把地点放在海珠湖,交通更加便利,同时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趣味童车赛的形式转变为童车骑行公益体验活动。而考虑到打造一个全民慈善的平台,乐善骑主办方在考虑体验区和活动参与点的时候,巧妙地引入了5类困境儿童的公益体验,并且由各个具有特色和专业性的公益慈善组织联合策划和执行

这5个体验区分别是:由穗星社工打造的重症儿童体验区,在这里,体验者通过绘制“勇气口罩”和“爱的点滴”两个游戏,体验重症儿童在医院的日常;在由启创社工打造的流动儿童体验区内,体验者通过“横渡黑龙江”“垃圾远离我”“城中村的黑夜穿梭”三个游戏,体验流动儿童在污水横流和五类车横行的城中村学习、玩乐生活环境;“快乐传声”、“听音辨位”“双人三足障碍”是天韵社工的为体验者体验“残障儿童”而精心设计的,通过这三个小游戏体验分别体验视障、听障和残障儿童平日要面对的困难;癌症儿童体验区是由广州金丝带和新世界义工队合作打造的,这个体验区旨在通过在展板、微信平台和现场绘画制造“微笑曲奇”,将微笑和快乐通过指尖传递给癌症患儿,为他们送上爱心人士的鼓励;罕见病儿童体验区是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和广州金丝带合办,体验者背上蜗牛背包通过接力方式,合组完成体验罕见病儿童的困境。届时,参加者不需要竞速,而是在一圈的海珠湖公园环湖路上,完成5种完全不一样的公益体验区的活动。

 爱心探访,温暖人心

乐善骑活动启动后,广州市慈善会分别在3月29日和4月10日组织了爱心人士两次爱心探访活动。探访群体包括患血友病的罕见病孤儿、患白血病的癌症患儿和随父母来广州的流动儿童,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对于爱心人士的到访显得非常开心,他们向探访人士介绍了自家孩子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忧虑。探访爱心人士十分珍惜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些儿童的困境,表示通过探访活动,让他们对于自己捐款做慈善所帮助的对象具体化了,也更加了解到困境儿童的需求,不但自己坚定了继续做慈善的信心,更能将亲身感受传递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困境儿童群体,从而为这些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广州市慈善会表示,将继续总结这两届乐善骑活动经验,将乐善骑打造成为广州地区全民慈善活动的平台。

 

 

上一篇:福彩杯乐善骑第二届广州市自行车慈善行暨公益嘉年华启动

下一篇:尼泊尔地震已致西藏20多万人受灾,市慈善会紧急开通捐赠通道,支援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