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系列 | 成立140周年 马会以慈善之力为社会谋福祉

发布时间:2024-12-26 11:15:11

编者按

1994年6月,广州市迎来了改革开放浪潮中的首个慈善组织——广州市慈善会。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州市慈善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始终秉持“扶弱济困 见难相助”理念,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0年同行,有许多慈善人物、爱心企业以及并肩前行的合作伙伴,他们亦用自己的慈善之行为慈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州市慈善会30周年系列采访将揭秘他们背后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善暖历程,一起展望慈善事业未来。

成立于1884年的香港赛马会(以下简称“马会”),已经走过了140个年头。

回顾这140年的历程,早在1915年,马会就开始参与社会公益。一百多年来,作为世界级赛马机构,马会一直以致力建设更美好社会为宗旨,不仅为香港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也竭尽所能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马会独特的综合运营模式结合赛马及马场娱乐、会员服务、有节制体育博彩和奖券业务,以及慈善与社区贡献,并将税后经营盈余拨捐旗下的慈善信托基金,为社会谋求长远福祉。

成立140周年 为香港社会谋福祉

自1884年成立以来,马会一直秉持着对马匹运动的专业知识、经验和国际网络,不断推动其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赛马运动是马会的其中一面,赛马运动之外,马会同样深耕公益慈善领域,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每年,马会将约90%的税后经营盈余拨捐慈善信托基金,多年来在社区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仅2023/24年度,马会透过慈善信托基金已审批的捐款总额达102亿港元,支持共173个慈善及社区项目。

成立至今,马会迎来了140岁生日,回顾这过去的140年,每一步马会走得踏实而稳健,公益更是深刻在企业的发展基因里。

在140周年之际,马会将继续强化其公益角色,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造福大众。马会的慈善信托基金透过多元化的公益策略,为各类社区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为更好回应香港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聚焦于六大慈善策略范畴:丰盛耆年及长者服务、青年发展及扶贫、健康社区、人才及业界发展、体育及文化及可持续发展。

搭建一个平台 为公益慈善赋能

去年9月,在香港国际慈善论坛的揭幕盛典上,马会宣告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该研究院融合了“智、善、行”的理念,研究院立足东方,面向国际,积极与基金会、慈善行业参与者及其他机构携手,致力于在香港、区域以及全球范围内推广先进的慈善理念,打造业界交流平台,共同推进慈善事业,惠及社会各界。马会已承诺投入50亿港元作为研究院的启动资金,以支持其使命的达成。

今年3月,香港赛马会和公益慈善研究院,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了合作文件,包括《关于国家卫生健康人才能力建设项目的合作备忘录》及《卫生健康高端人才奖学金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这两个项目着重于临床服务与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兼顾能力提升和专业素养,体现了公益慈善研究院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的坚定支持。

5月,马会携手公益慈善研究院宣布,与故宫博物院在北京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北京设立故宫香港文化交流基地。根据该协议,研究院将捐赠约4亿4千万港元(折合人民币3亿7千万元),用于在香港、内地乃至全球范围内弘扬中华文化,并支持艺术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月,马会与公益慈善研究院还共同宣布,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旨在资助香港杰出青年在两所世界顶尖学府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研究院成立后,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香港赛马会董事会主席利子厚表示,期望透过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向业界提供可靠的公益慈善知识、涵盖不同界别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指标,以加强香港、内地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甚至其他地区慈善领域的专业化。

深耕公益慈善领域 加强与内地合作

近年来,香港马会与内地之间互助频繁,尤其在公益慈善领域。

早在内地发生大型自然灾害时,马会立即响应,支持应急救灾工作。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那一年,汶川地震发生。

当年,马会不仅开展内部的员工捐款,同时还在赛马会会所和马场都设立了募捐点,方便赛马会会员、马迷和市民捐资赈灾。接着,还拨款10亿港元支援灾区7个重建项目,这是马会在内地第一次进行大额资助,也是汶川地震重建中较大的一笔单一资助。

香港赛马会还成立相关专业小组,为援建项目提供统筹协调监管及专业资源,并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当前马会跟大湾区的城市交流机会也不断变多。

马会透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广州香港赛马会赛马训练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大湾区社会民生的发展,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倡导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致力于促进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从医疗、教育、人居环境方面提升乡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另外也透过支持体育赛事为地区文旅经济发展赋能。

自2021年开始,马会设立了《香港赛马会支持从化区公益项目计划》,积极配合从化区的年度重点任务和民生需求,支持当地的社会发展。至今已支持公益项目超过20个,涵盖卫健医疗、教育、困难群众帮扶、妇女儿童关怀及青少年发展、艺术文化体育推广、乡村基础设施改造等方方面面,为民生办实事。在从化区一点一滴累积的经验及社会资源,也让马会逐步关注大湾区其他乡村地区的发展。马会透过与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的合作,为多个地区逾20多所乡村中小学捐赠爱心图书室,提升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热情。

除了公益捐赠的项目,马会也以公益赞助的方式,在大湾区多个地方资助建设社区体育设施或社区公园,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同时,也支持一系列的群众体育活动,包括:南粤古驿道系列活动、从化户外运动节等,透过体育赛事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动能。

马会亦注重社会服务公益人才的培养发展。2024年,马会通过支持广州市慈善会·粤港澳大湾区公益合作基金,资助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公益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组织了73名珠三角九市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在香港、澳门开展了2期为时共10天的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公益伙伴学习营,深入学习和充分借鉴港澳在养老、儿童、助残、慈善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模式和有效经验,支持社会服务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领域的资源对接和项目合作。

在马会看来,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文化重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下,马会期待能与广州相关单位携手,进一步推动大湾区慈善领域的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30周年系列 | 越秀集团:向善而行,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

下一篇:驰援西藏!广汽集团捐赠400万元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