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社会力量,广州市慈善会多措并举助力建设宜居宜业三排镇

发布时间:2024-07-22 14:50:55

       在粤北山区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有一个瑶族聚居小镇三排镇,由于地处典型的石灰岩地区,水土匮乏,村民大多依山而居,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近三年来,在组团帮扶单位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发动下,广州市慈善会积极联动广大社会力量,助力三排的乡村振兴行动,包括广州市慈善会在内的59家社会组织,累计向三排镇捐助款物价值超过1100万元。

 

社会组织到三排共建社会组织林,为三排增添一分绿

 

       01 “善美乡村”项目落地三排,将民生便利做到实处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慈善会“善美乡村”资助计划等项目一个个在该镇的落地实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正在结出丰硕的成果,三排镇富有瑶族特色的农村风貌日益凸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升级乡村建设,村民的出行路变“亮堂”

       三排镇三排村老排到光明村路段,是村民外出到镇里的必经之路。由于没有路灯,村民晚上外出途经此路段时一片漆黑,出行安全难以保障,大家都强烈盼望能早日装上路灯。

       联系该村的广州派驻三排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邬维国了解到群众的急难愁盼后,积极为此事而奔走。适逢广州市慈善会2022年起启动“善美乡村”资助计划,面向广东梅州、清远、湛江等地,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一老一幼”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等项目进行资助,经过申报遴选后,该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成为了“善美乡村”资助计划走进三排镇的第一个资助项目。

 

三排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路

 

       如今,蜿蜒3公里长的道路两旁竖立起55盏具有浓浓瑶族特色的太阳能路灯,白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晚上亮堂的光芒深深照进了三排村民的心,幸福感油然而生。

       “非常感谢广州市慈善会的资助,还有广州派驻三排镇帮扶工作队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以前没装路灯时,夜晚出行很不方便。路灯装好后,给我们三排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晚上出行安全多了,这些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更点亮了大家振兴家乡的积极性!”三排村党支部书记盘聪骅感激地说到。

       -缓解“就医难”,实现在“家门口”就医

       而在三排镇最偏远的行政村百斤洞村,常住人口1300人,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小孩。现有的村卫生站暂设在村委办公楼二楼的一个房间,占地面积小,条件简陋且位于二楼,不利于老人和小孩看病就医,设施条件满足不了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而出村的道路狭窄且路途较远,老少出行不便。建设规范化卫生站,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是村民最迫切的期盼。

 

原卫生站现场

 

       为了更好的为群众提供就医服务,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广州市慈善会采取“慈善资助+村集体自筹+帮扶单位帮扶”的多元参与模式,在2023年的“善美乡村”资助计划资助20万元,帮扶单位广州环投集团捐赠25万元,共汇集资金45万元,按照规范化标准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的卫生站,设置候诊室、诊室、治疗室、留观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室和药房等,并配备基本医疗卫生设备及器械,打造成三排镇村级卫生站的标杆。

 

百斤洞新卫生站主体已经完成

 

       目前,卫生站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整体装修,预计8月份就可以完工。“卫生站建好后,条件这么好,村民都非常盼望能早日到新卫生站看病”卫生站的唐医生也非常期待新卫生站的建成,“新卫生站建好后,有了医生起居室,我也可以晚上住在卫生站,为村里的病人提供夜诊服务,更好地满足村民的看病需求!”

       -发掘地方特色,产业扶持助力村民增收

       在帮扶项目的带动下,三排镇三排村帮扶工作队和三排村干部还引导全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引进公司打造万亩油茶产业示范基地,促进油茶产业走上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道路,并对闲置老寨整体流转,打造有民族特色的高端民宿,村集体收入从2021年的9.6万元跃升到2023年的36万元,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三排镇百斤洞村,原本村里经济底子薄弱,年轻人较多在外面打工的情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随着出村道路逐步拓宽,村里也正在打造瑶山梨“一村一品”基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流创业,村集体收入也逐步赶了上来。

 

       02 汇聚社会帮扶力量,推动乡村多方面齐发展

       除了“善美乡村”资助计划,广州市慈善会还积极配合广州市民政局和驻镇帮扶工作队,依托“6·30”助力乡村振兴捐赠活动等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撬动社会资源,一起助力三排乡村振兴活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方位助学帮教,深化教育帮扶保障

       助学帮教,是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位于三排镇山溪村的三排中心学校,是一间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完全学校,生源覆盖了附近7个村的瑶族学生,是三排镇重要的教学点。

       广州市慈善会积极配合广州市民政局和驻镇帮扶工作队,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撬动社会资源,联动广州市视源公益慈善基金会、广州市潮汕商会等社会组织捐赠46万元,为全校23个班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

 

三排中心学校老师正在用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进行授课

 

       “电子白板太好用了,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三排中心学校副校长何静边演示边介绍,“里面有很丰富的学习资源,老师们稍作修改就能应用,老师还可利用系统内容和学生充分互动,极大的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现在同学们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

       在广州市慈善会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下,三排中心学校从此告别了板书教学的年代,乡村的教学水平和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室、门卫室、厕所、校园文化墙……

 

三排小学学生在广州市慈善会联动广州市正佳慈善基金会捐建的篮球场上运动

 

       同时,在广州市视源公益慈善基金会“维C健康晚餐”等项目的支持下,现在孩子们早餐有牛奶、中午有鸡蛋、晚餐有水果等加餐,以前三排中心学校的孩子普遍偏矮,如今身高与城市的孩子已没什么两样。

       三年来,广州市慈善会联动近30家社会组织,围绕三排镇所有学校的教学设备更新、场地基础建设、师资力量支援、困境学子资助、心理志愿服务、学生营养配餐等项目,开展30个助学帮教项目或活动,累计捐款捐物价值200余万元,在当地和社会组织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和示范作用。

       -办好民生小事,村容村貌焕发生机

       不仅如此,三排各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广州市慈善会和社会力量的大力资助。据统计,三年来社会力量通过广州市慈善会资助三排这方面的项目达到31项256万元。

       在他们的资助下,三排村、百斤洞村在村里建起了乡村振兴“幸福积分超市”,以“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投身到乡村建设行动中来。

 

改造后的福华小学面貌焕然一新

 

       三排村、牛头岭村在村口建设了候车亭,为外出候车的村民提供遮阳挡雨的地方,获得群众的好评;南岗村对村里的供水管网和供水点水池等进行改造,解决了村民喝水难题;山溪村分别为两处河埠头进行改造,加盖顶棚,给村民打水、洗菜洗衣服提供了便利;东芒、三排、牛头岭等村的村道塌方得到了修复。

 

广州市慈善会联动广州海味干果行业商会为三排村捐建了候车亭

 

       各村村委屋顶装上光伏发电设备、开办了吨袋厂乡村振兴车间,使村集体收入得以不断提高,2023年全镇率先提前完成村集体收入15万元的帮扶目标;10多户困难群众的危房得以重建或改造,大大消除了返贫的风险;三排油茶基地建起了“社会组织林”,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增添一片绿……

乡村振兴车间吨袋厂正式投产

 

工人们正在乡村振兴车间忙碌工作

 

       走进三排镇各村,处处都有广州市慈善会联动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子,一个个惠民利民项目的落地实施,为三排增添了一抹亮色,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得到大大的提升。

       看到三排在广州市慈善会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自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帮扶工作队队员兼百斤洞村驻村第一书记邬维国心里由衷感到高兴:“社会组织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广州市慈善会联动社会组织力量,依托自身优势对三排镇开展的多样化帮扶成果,充分体现了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的三排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三排未来可期!”

上一篇:关于设立“广州市慈善会培英发展基金” 的公告

下一篇:广州市慈善会关于项目归类调整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