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乡村:让学校运动更安全、家门口就医不再难
发布时间:2024-07-16 09:48:05
2022年以来,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广州市派驻梅州、清远、湛江市三地驻镇帮镇扶村指挥部开展“善美乡村资助计划”,面向梅州、清远、湛江等地征集并遴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一老一幼”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等慈善项目,并以“慈善资助+村集体自筹+帮扶单位帮扶”的多元模式,资助支持项目在各乡村落地实施,助力推动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
百斤洞村
其中,2023年“善美乡村资助计划”共资助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等3个乡村振兴项目,资助总金额达46.5万元。
6月27日至28日,广州市慈善会“善美乡村资助计划”项目回访小组前往清远市,对资助的3个乡村振兴慈善项目进行回访、验收。
筑起一道爱的护栏,守护师生校园安全
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中学始建于1975年,是一所以周边乡村瑶族子女学生为主的学校。学校围墙日久失修,部分墙体已出现裂缝,运动场被周边水力发电站引水渠环绕,水渠宽且深,而运动场场边也仅有简易网状围栏,师生在校园内活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驻大麦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广清指挥部的支持下积极筹划,提交“善美乡村资助计划”申请,将资助金额与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进行整合,共同实施大麦山中学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在学校运动场周边新建170米围墙,把水渠与运动场隔开,部分明渠也覆盖上水泥以便行人或车辆能够安全通过。
项目施工图
据学校老师的反馈,在没实施工程以前,校方需要时常派员巡逻,担心学生在运动场上的安全,现在有了这道“爱的护栏”,老师能够更放心地让学生在运动场上活动,学生也能够更安心参与校园生活。
上:项目施工后铺种草;下:项目施工后水沟铺面
防潮收纳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成幸福底色
小三江镇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南大门,因海拔较高,山区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一年四季空气湿度较大,多数家庭存在衣物晾晒困难。四处散乱的衣物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滋生细菌,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小三江镇田间剪影
驻小三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集思广益,实施连山县小三江镇困难群众防潮收纳健康教育项目,一方面从硬件配置角度考虑,购置储物箱及干衣机,并派发给当地困难群众,让他们能够在潮湿天气下有相应设备,解决晾晒及储存问题;另一方面从推动良好生活习惯的角度切入,在当地学校等公众场所推广防潮收纳健康教育,普及防潮收纳知识,推动健康生活习惯养成。
在学校开展的防潮收纳教育课堂
“项目提供的储物箱和干衣机让我们穿上了干净又干爽的衣物。特别是对家里的孩子来说,运动多,衣服需要经常更换。使用干衣机,衣服在潮湿的天气下也能保持干爽。”村民告诉回访小组。连山县小三江镇困难群众防潮收纳健康教育项目双管齐下,通过有效地手段培养村民学会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推动当地健康文明建设,助力实现美好生活愿景。
上:项目采购的防潮收纳箱;下:项目采购的干衣机
建设规范化卫生站,家门口就医有保障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百斤洞村是镇内一个地理位置较偏远的村落,进村需要经过蜿蜒曲折的山道,村内常住人口约180人,近一半为少儿及老人。
进村的山道蜿蜒曲折
由于历史原因,该村卫生站设在村委办公楼二楼,面积有限,无法按村卫生站基本标准设立相应的独立科室,医疗设施及条件较差,且长者看病就医需上下楼,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原卫生站现场
为有效解决百斤洞村就近就医的难题,驻三排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链接包括“善美乡村资助计划”在内的各方资源,实施百斤洞村规范化卫生站建设项目,计划在本年内建设一个两层独立卫生站。卫生站内不仅设置诊断室、治疗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室和药房等,还会配备基本医疗卫生设备及器械。
卫生站施工现场
工作队表示,一个环境整洁优雅、设施设备齐全、消防安全有保障的,能够满足百斤洞村及附近群众日常就医需求的卫生站的落成,将会大大改善群众的就医条件,助力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