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社区慈善新开局,广州市举办社区慈善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08 11:28:17

       1月5日,由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广州市慈善会主办的“加强社区基金建设,激发社区慈善活力”社区慈善交流活动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部分慈善城市代表、广州市各慈善组织、社区慈善基金代表等1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社区慈善主题共商发展、共话未来。

 

 

       主题分享

       专家学者共议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

       当天,主办方邀请了在社区慈善领域有着深厚研究的专家,从点到面、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主题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琼,以《新慈善法视角下的社区慈善目标与机制搭建》为题,从顶层设计上深入剖析社区慈善目标建设和相关机制搭建。她表示,社区慈善的目的是通过促进社区发展,改善社区民生福祉,最终构建社区共同体,实现社区的精神家园价值。社区里的居民才是社区慈善的主角。她提出,社区慈善发展的载体多样、供给类型多样,当前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政策介入——行业响应——社区行动”的社区慈善发展路径。此外,社区慈善的运行机制主要是组织各种慈善项目或者活动,最关键的是动员和参与,其具体建设方法主要有资源链接与整合、以服务促信任、善用数字化助力、因地制宜等。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赵文聘,从《积极社区中的生活化慈善》介绍,剖析“积极社区”建设意义。他指出,新时代社区工作目标重点在于全面提升城乡治理水平,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透过建立“积极目标”,凝聚“积极动力”,打造新公共生活,构建“积极共同体”,推动新时代传统社区慈善往积极社区生活化公益慈善转型,探索中国特色社区公益慈善路径。

 

 

       面对当下的社区治理形式,社区基金会如何运用自身优势,推动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有财,带来了《社区基金会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上海的经验》的主题分享,讲述了社区基金会在我国发展概况和本土化情况,并分享上海社区基金会发展模式从1.0时代由外力驱动发展往2.0时代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助力社区治理经验。他指出,社区基金会透过建立在地认同,推动在地介入,唤醒社区在地性,依靠本地利益相关方,寻找问题的本地解决方案。

 

 

       在圆桌会议环节,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范峻纶、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项目总监何志娟、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梁艳及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卢志芳共同探讨如何支持社区慈善金可持续发展,共话社区慈善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

 

 

       调研访谈

       深入社区,为社区慈善基金把脉问诊

       为进一步激发社区慈善基金活力,提升基金筹款能力,增强基金运作规范性,扩大基金影响力,从2021年开始,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启动“善暖同路人”社区慈善基金支持计划。该计划面向广州市慈善会社区慈善基金并辐射至各区慈善会社区慈善基金相关方、社会爱心人士,透过可持续性支持、规范管理指引、影响力推广,支持并规范广州市慈善会社区慈善基金的运营、筹款。

       为了准确把脉社区慈善基金当前运行所遇到的问题、提炼行之有效的基金运营模式,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组建由高校学者、业务主管单位、一线业务从业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于2023年7—8月期间选取20个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社区慈善基金,进行调研访谈,总结提炼出社企反哺社区、社会资本共创、商圈融合、行政力量主导等四种社区慈善基金运作模式,为不同类型的社区提供社区慈善基金运作模式参考。

 

 

       创新运作

       社区慈善信托或成推动社区治理新模式

       活动现场,主办方为北京街、光塔街等共15个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示范点颁牌,还举行了穗善(光信善)·2024社区守护慈善信托设立仪式。

 

 

 

       该社区慈善信托采取双受托人的模式开展,由广州市慈善会作为委托人,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作为受托人,旨在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和增值以及慈善项目实施和运营。该慈善信托前期将由广州市慈善会募集2000万元来实施,用于支持广州灾害应急和公共卫生事件援助、社区困难群体居家安全改造、社区备灾、救灾、促进社区慈善发展等。

 

 

       近年来,广州大力推动慈善信托建设。采用慈善信托方式促进社区慈善发展,各区不仅能更好地结合本社区优势、实际,发挥慈善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还能盘活社区慈善服务资源,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完善社区慈善生态。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一直坚持探索深化社区慈善助力社区治理的发展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慈善事业发展全过程,切实发挥市、区、(镇)街、(村)居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广州市实施社工+慈善战略工作方案》等多部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政府搭台、慈善组织运作、社会参与、人人共享”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深化慈善+社工+志愿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依托社区慈善(志愿)工作站为阵地,社区慈善基金为抓手,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为纽带,社区慈善品牌项目为核心,政策体系为支撑,建立起运转高效、特色鲜明的社区慈善工作网络体系。加强赋能支持,透过实施“善暖同路人”社区慈善基金支持计划、开展“善知学园计划”“聚善育才”市区慈善系统培训班等,夯实社区慈善人才基础。大力培育扶持福彩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善暖万家·微心愿”慈善救助项目等社区慈善品牌项目;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推进社区慈善事业现代化、专业化发展,推动慈善+科技、慈善+金融,提升慈善资源募集配置效率,推动科技向善。广州市将继续着力培育发展社区慈善品牌组织和项目,宣传推广社区慈善发展典型模式,加强社区慈善人才培养,深化综合性慈善服务平台载体建设,推动设立社区慈善信托,实现广州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

 

       经验分享

       广州社区慈善的探索与实践

       截至目前,广州市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175个,累计筹集善款1.02亿元,已设立的社区慈善基金在深入推进社区治理过程中撬动多元社会力量,助力解决社区以及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而市、区两级民政局、慈善会也陆续出台社区慈善基金相关文件及配套启动资金等引导推动社区慈善基金设立与运作,多个社区慈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探索形成自身富有特色的运作模式。

       活动现场,5位社区慈善有关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

       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红兵分享了番禺区构建社区慈善生态、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番禺区以标准化建设为切入口,通过政策支持与倡导、专业服务与培训、规范运作与管理、募捐渠道搭建与创新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行动,培育和发展社区慈善基金,推动社区慈善基金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随着社区慈善基金工作的深入推进,番禺区不断提炼经验,总结出社区慈善“一三五”番禺模式,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区慈善会+16个镇(街)慈善会+275个社区慈善基金”为网络,以“五社联动”为机制,打造番禺区基层社会治理独特的社区慈善生态圈。

 

 

       广州市白云区慈善会秘书长李旭东带来了白云区推动社区慈善发展的经验分享。白云区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紧密围绕“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理念,打造慈善机制融合化、慈善主体多元化、慈善参与便民化、慈善文化全民化的大慈善新格局,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做出白云慈善贡献。

 

 

       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唐红丽聚焦党建引领激发社区慈善活力,分享了素社家园社区慈善基金坚持党建引领和创新机制,通过组建“素社家园党建共建联盟”、举办街级慈善公益节、打造“瑶溪书屋慈善空间”和立品坊便民公益一条街等慈善实体,广泛动员辖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慈善,构建“一社区一品牌,一领域多特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格局,推进民生实事落地。

 

 

       广州市慈善会洋城慈善基金的运营方,广州市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罗廷贤,围绕洋城慈善基金探索“公益+商业”模式进行分享,讲述了洋城慈善基金定位于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和建立伙伴支持网络,筹建用于救助帮困的社区基金,积极探索“公益+商业”模式,完善社区和社会资源的配置平台,形成实体服务运营体系,发展社会企业项目,尝试探索自主造血的方式打造帮扶机制的良性循环系统,以全面回应居民及困境群体的服务需求。

 

 

       广州元裳话筑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识多带来了北京街社区慈善基金商圈融合的经验。北京街社区慈善基金依托得天独厚的北京路步行街商圈背景,在北京街道办事处推动支持下,透过构建多元主体管委会,积极融入地缘商圈、撬动慈善市场,依托商会组建慈善联盟,深入社区激活志愿力量,打造“乐善北京街”,营造社区慈善氛围。

 

 

上一篇:“安居计划”居家微改造:从化区房屋改造第二批验收完成

下一篇:接“龙”行善,一起幸福——2024 广州新春花市慈善行“开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