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这些慈善先辈,我们还记得

发布时间:2023-04-06 11:22:27

过去一个多世纪

广州这座英雄之城

涌现了众多英雄事迹

有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有人在危难时逆行而上

……

在生命的重要节点,做出伟大选择

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

 

与此同时

在过去风云变幻的一百多年里

广州亦有不少仁人志士投身公益慈善

他们办善堂,开学堂,建医院……

不断以创新之举回应社会难题

在每一个危急存亡的时刻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当时光流转

我们从未遗忘他们的故事

 

在这个追思和缅怀的日子

人们鲜花献英烈,颂诗祭忠魂

铭记历史,传承前人之志

今天,将和大家分享

五位广州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先辈故事

 

       1869年:他领衔创办香港东华医院,书写中国慈善史一段传奇

梁云汉

       梁云汉又名梁安,号鹤巢,祖籍广东顺德,世居广州西关龙津桥,曾任仁记洋行买办,在省港两地经商,积资巨万,热心华人公益慈善,曾在香港华人社区中心文武庙担任值事,为广府乡亲排忧解难。1852年,他向专为华人提供免费诊治的贺旭柏医院捐款。1859年,他又为香港学童捐献一批汉语教科书。稍后,他又陆续向位于湾仔的伦敦会华童学校捐出巨资。帮助华人养成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知识,一直是梁云汉醉心的社会事业。

       1869年,一些垂死病人按中国习惯被移置到广福义祠,遭到在港西人的猛烈抨击。华人领袖梁云汉挺身而出,与各界协商,达成成立一家中医院以处理华人疾病及临终问题的共识,组织成立医院委员会并担任主席,向各行华商募捐。1870年初,香港买办、行会商人共捐献47000元,得到港督批准,创立首个华人慈善组织东华医院。医院到1872年正式落成。

 

       香港东华医院从一开始就没有将服务内容局限于本地医疗,而是为海内外华人提供各项帮助。历次广东省内水灾,东华医院均不遗余力捐钱捐物,距离较近的灾区甚至派出专人运载粮食前往赈济。1879年,梁云汉向东华医院倡议设立贫民义学,次年实施,似乎是受到爱育善堂办理义学的启发。在初创时期,省港两大慈善机构之间不仅互相扶掖,各自的成功经验也因买办的共同参与而得到交流。

       香港史学家丁新豹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如今已经是一间现代化的大型社会服务机构,而且是目下华人世界同类型机构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及服务最多元化的一所。”

 

       1871年:他给广州带来广东首个近代型善堂,引来全省效仿

吴炽昌

       吴炽昌,字炳勋,号南皋,1828年7月14日出生于广东四会县城东门一个殷实的书香世家。他10岁丧父,16岁丧母,80岁的祖父双目失明,面临家庭剧变,受族人在广州十三行经商经历的启发,决心放弃科举,投笔从商。后来,他征得祖父母同意,筹集资本,毅然前往上海。上海开埠以后,原在广州的洋行纷纷移师北上,怡和洋行为其中巨擘。吴炽昌出任怡和洋行的“经理人”,到江浙各地收购生丝。

       在上海经商时,经叔父吴宗瑛介绍,吴炽昌结识江南大善士余治,余治于1869年在上海创办慈善机构普育堂,吴炽昌担任董事,负责劝捐事务。1871年春,钟觐平、陈次壬、梁云汉等联手发起爱育善堂,那时,回到广州的吴炽昌也参与了爱育善堂的创建与章程设计。作为广东第一个近代型善堂,该善堂以办理免费教育、施医赠药为主,使人们有更好的条件谋生发展。在机构运作方面,爱育善堂由多个行业商人组成,各行业进行轮值,每年由轮值行业推选代表担任善堂绅董,使善款来源保持稳定。

       此后,广东各地仿照爱育善堂做法创办慈善机构,但爱育善堂直到1954年被接收,一直是广州资产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爱育善堂开办的义学,最高峰时达到27处,按人口密度合理分布,让失学儿童得到教育,此外,坚持向贫民施医赠药,免费种牛痘,后来更增加西医医疗服务,遇到有灾荒出现时,善堂牵头组织救济,一呼百应,受惠者几乎遍及全省。

 

       1904年:他创办工艺善堂,使慈善机构实现自我造血

       谢己原,广东番禺人,1904年9月,受同时期郑观应慈善思想的启发,在广州河南(今海珠区)创办工艺善堂,并将办事处设在市区最繁华的长堤。工艺善堂,以玻瑙、衫袜、玻璃灯筒、火柴为主要产品,总共拟招收贫民1000人。他认为,工艺善堂所招收的工人,在学会专门技术之后,可以再向其他人传授,减少游手好闲的人数,整个社会将获益不少。

工艺善堂局部放大

       当时民间照明主要用煤油灯,玻璃灯筒为必用配件,用来防风,家家户户都需要几个,销量极大。谢己原拟定计划,仿制美国最新式灯筒,用料节省,亮度更高。市面上原来的灯筒,每个售价达2毫(20分),但仿制新式灯筒,售价可低至1分多。

善堂另一个主要产品是火柴。据谢己原调查,1903年从日本进口的火柴货值达到300多万,若善堂火柴厂自行制造,售价低于日本,可大大减少进口;火柴厂的设立,可解决约300个贫民就业问题。

       谢己原不仅是慈善家,还是个天才演说家。为给善堂筹集资金,他风尘仆仆,前往省内各地劝募。在他劝募之下,佛山万善堂、顺德济生社都欣然乐助,并请谢己原在所在机构发表演讲。谢己原在演说中阐述振兴工艺的社会经济意义,并建议佛山、顺德两家机构设立阅书报处,供公众免费阅览,以开通民智。

       工艺善堂的慈善思路十分清晰,即把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践直接结合起来,用企业化经营方式,形成慈善机构的自我造血功能。1905年底,郑观应在谢己原工艺善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办了广东工艺院。

 

       1904年:他招收贫民子弟、教养并重,为慈善事业带来创新

著名思想家、慈善家郑观应

       郑观应是广东香山人,早年在上海当买办,后来得到李鸿章、盛宣怀赏识,长期负责轮船招商局。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郑观应对旧中国各方面的落后有着清醒认识,撰写《盛世危言》等著作。

       此前,政府所办的慈善机构只是收养少量鳏寡废疾乞丐流民,未能在教育方面下功夫。郑观应对当时贫民子弟多而人才少的情况有着深入认识与深切同情,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提出:提议普遍设立工艺厂,招收贫民子弟,让他们学会专门技能。郑观应的倡议,代表着慈善思想开始向“教养并重”转变,从消极的收养变成积极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增强慈善机构造血功能。

       1904年春,郑观应回到广州,担任粤汉铁路购地公司负责人,参与创办广州商务总会并担任协理。他提出:“采用西法,收养贫民,延请教习授以实学,举凡织纴、制造、机器、电化之法,皆因材而教育之,不及十年,共商进步,非特盗贼可免,抑且乞丐可无矣。”1905年底,他说服商务总会同仁,创办广东工艺院。郑观应起草了《劝办广东上下工艺院集股公启》,提议集股一百万元,面向广东殷商及海外华侨招股。

       郑观应创办的广东工艺院,是在工艺善堂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更加侧重改良产品,并赋予其振兴传统工艺的任务,包括延揽广绣艺人传授技艺,增加出口。工艺院把解决贫民生计、职业技术教育、振兴本国工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属于比较重要的慈善创新。

 

       1911年~1912年:他冒险安葬黄花岗72烈士,以公益之法解贫困问题

潘达微

       1881年1月15日,潘达微出生于广州沙河东圃镇的一个官宦之家。潘达微的父亲潘文卿是慈善机构两粤广仁善堂的创始人之一。潘达微少时勤奋读书,十五六岁时,便能模仿古诗作画。他自幼多病,求医中认识了孙中山,并得其治愈。109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潘达微成为孙中山在香港、广州的得力助手。他筹款数千元在广州创办画报,提出“以革命思想入画”的口号。

       1911年,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义军奋战一夜,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次日从越秀山麓至双门底各街道上,殉难烈士遗骸枕藉,暴尸街头。清政府只顾调兵遣将,搜捕革命党人,没有顾及收殓遗骸之事。而潘达微关心死难烈士的情况,设法谋求营葬烈士之事,他舍命斡旋,最终,两粤广仁善堂出面收殓烈士遗骸,安葬于黄花岗。在黄花岗一事后,潘达微并未停歇,他在广州花地黄大仙祠创办孤儿教养院并出任院长。当时,政府无法解决经费,他就变卖母亲遗下之房产,以自己分内所得之款作为孤儿院经费。

 

       1912年,潘达微还与友人化装到各地行乞,希望“深入调查乞丐组织情况”,在深入了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乞丐和贫民的情况后,创立了“乞儿救济会”。后来,潘达微又参考外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起草了关于成立“广州市慈善公会”的建议,涉及的项目达二十多个。其中包括开设平民饭店,建立为贫民谋生计的“平民工艺院”,设立为失学人士谋教育的“半夜学堂”,建立平民医院,设立洗衣、缝衣队,安置乞丐中的妇女,发挥其所长,将孤儿院扩充为“男女教育院,建立平民寄宿处等。

 

时光倏忽而过

百年前,前人的创举和探索

仍为今天的人们指引着方向

留下民族复兴的精神爝焰

让我们一起回溯往事

将这些人和事铭记在心中

上一篇:《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2)》出版,展示广州慈善事业发展成果

下一篇:广州公益慈善蓝皮书获 “优秀皮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