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鱼珠公益磁场:党建引领下的社工慈善实践丨社区慈善基金成果案例
发布时间:2025-04-27 16:30:21
2024年,
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
开展了
“2023年社区慈善基金成果案例征集活动”
10个表现全面的社区慈善基金脱颖而出!
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玩转社区慈善的吗?
本期来解锁鱼珠街社区慈善基金的
红色鱼珠公益磁场计划
在鱼珠街,有916位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红色鱼珠公益磁场计划是鱼珠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在鱼珠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结合鱼珠街社区慈善基金、社区志愿工作站、善多多慈善超市、共助空间等现有平台,打造的党建引领下“慈善+社工+志愿+救助”的公益服务平台,借助公益的“磁场”,以慈善之名,聚八方力量,为民纾困。
本计划在“五社联动”基本策略下,打造“人人可参与”的慈善模式,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链接多元社会慈善资源,为辖区内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帮扶,解决他们的困境。计划实施以来共链接慈善资源折合约41万元,落实1627人次的帮扶;号召近200人次党员和调动78个企事业单位、商家等多元主体参与,发动近400人次社会大众捐赠;获得24个市级或以上媒体报道,项目案例获得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优秀作品”奖。
阶梯一:党组织与党员群体的深度参与
设置“微爱圆梦”慈善模式,鼓励党组织和党员群体在重大节日,如春节、中秋等,定向认领困境群体的微心愿,捐赠对应金额的善款,帮助这些群体实现心愿。
推出“公益派对”慈善模式,邀请企事业单位、商家、社会组织及志愿者以人力、物力、财力的形式参与社区巡回慈善公益活动,提供便民志愿服务、义卖筹款等服务。
重大节日主题关怀微项目
针对“一老一小”推出特色项目。例如,红色鱼珠“暖耆福利包”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红色鱼珠“护童成长包”项目则专注于儿童成长,为他们提供学习用品和心理支持,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社工站党支部与各参与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确保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定长效稳定的沟通机制,完善线上信息共享,确保帮扶信息、需求对接和资源链接的实时性;完善反馈机制,定期向各党组织反馈及收集参与情况等信息,及时调整和优化合作方案;制定激励机制,优先推荐参与广州市、黄埔区等各级评优评先活动,开展年度表彰,对先进典型给予肯定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