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慈善为民月”携爱启动,凝心聚力助力广州创建“慈善之城

发布时间:2020-06-06 17:17:38

 

        6月6日上午,由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广州市慈善会联合主办,番禺区民政局、区文明办、区慈善会等联合承办的2020年广州市慈善为民月暨“6·30”扶贫济困日全民捐活动启动仪式在番禺区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举行。今年“慈善为民月”活动采取“云启动”线上模式,通过现场主会场加线上直播方式,宣传广州市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慈善为民月”系列活动。

 

        设置“慈善全民捐”倡议、慈善公益小故事、“爱心商城”上线暨第一批慈善爱心商品上架仪式等环节,并开展现场答谢仪式,为在番禺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捐赠达到10万以上的33位爱心企业代表、爱心人士送上证书,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厚植慈善情怀,汇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番禺区民政局、区文明办、各区民政局、各区慈善会等负责人和为疫情捐款捐物的部分企业、个人代表参加了主会场活动。

 

        爱心接力,彰显慈善之城责任担当

        根据《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提升工作方案(2020—2022年)》(穗民〔2019〕315号)和市文明办《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慈善为民月”主题活动的通知》部署安排,围绕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2020年工作要点,近日,广州市民政局印发《2020年“慈善为民月”主题活动方案》,6月期间,全市将市区联动,举办“慈善为民月”系列主题活动,聚焦民政主责主业,切实织密织牢各级各部门责任网、社会组织网、志愿服务网、家庭成员网、联系帮扶网、科技支撑网等“六张网”,充分发挥慈善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慈善之城”创建工作成效,推动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慈善为民月”将围绕“抗疫显大爱,脱贫勇担当”的活动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35项重点慈善活动,助力广州创建“慈善之城”。

 

       共抗疫情,汇聚人间温暖大爱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奉献爱心、共同抗疫。截至6月5日,市、区慈善会累计接收新冠肺炎防控社会捐赠款物约2.45亿元,其中捐赠资金1.66亿元,捐赠物资估值7972万元。其中,广州市慈善会累计直接接收新冠肺炎防控社会捐赠款物约1.3亿元,累计划拨资金9788多万元,发出物资估值约3259万元,并积极引导慈善力量筑牢社区疫情防控阵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强大力量。

 

 

        慈善扶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加试题”,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市广泛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深入开展广州市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设立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资金专户,在广益联募平台开设“慈善为民月”互联网募捐专题,通过广发倡议、社区募捐等方式,搭建“线上+线下”捐赠和传播平台,开展慈善全民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捐赠活动。通过“扶贫爱心餐桌”等消费扶贫、“荔枝+慈善”等直播带货模式,提升扶贫规模和质量。编印脱贫攻坚宣传册,展示慈善助力扶贫脱贫工作成果。今年1月至5月,广州市慈善会筹集社会各界爱心资源,在广益联募平台发起“我为广东脱贫攻坚献爱心”、“羊城慈善为民”等22个扶贫济困项目,助力广州市对口帮扶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累计支出扶贫资金逾1亿元。

 

        深入社区,彰显慈善为民价值追求

        举办2020年首届社区公益微创投活动,围绕社区疫情防控服务、兜底保障困难人群等主题,在全市范围内选拔资助50—100个优秀社区服务微项目。继续开展最美“慈善家庭”活动,宣传积极捐赠捐献、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家庭。实施2020年慈善空间创益计划,优化升级慈善标志,实现慈善空间转变为实体空间“标准化+个性化”打造。持续开展“广州社工红棉守护”服务行动,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入户探访、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深入推进社区慈善基金惠民行动,各区增设不少于10个社区慈善基金,打造一批社区慈善捐赠站示范点,推动全市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慈善救助,增强惠民利民实效

        构建“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对接救助模式,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开展“点亮10000微心愿”之关爱广州困境儿童圆梦行动,定向帮助1000个困难家庭儿童实现“微心愿”。开展“合力关爱 相伴成长”关爱困境儿童专项行动,抓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疫情防控和关爱帮扶工作。开展“有梦共圆”主题志愿服务,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通过“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为社区困难长者、困境儿童等服务对象开展“耆望成真”“童梦成真”等主题志愿服务,实现社区民生兜底服务的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对接。

 

        重点活动安排

 

        主要活动

        1.慈善为民月“云启动”,开启慈善新模式

        6月6日,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办、番禺区举办“慈善为民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采取“云启动”线上模式,通过现场主会场加线上直播方式,利用新兴网络直播模式,为广州市“6·30”扶贫济困日活动、“慈善为民月”宣传造势,同时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讲好慈善故事。

        2.开展2020年6·30扶贫济困日系列活动

        设立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资金专户,接收企业捐赠,定向用于对口扶贫地区未出列贫困村脱贫;通过广益联募平台,开设“慈善为民月”互联网募捐专题,搭建“线上+线下”捐赠和传播平台,广泛开展慈善全民捐;深入开展广州市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通过走访企业、广发倡议、社区募捐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捐赠活动;组织编印脱贫攻坚宣传册,展示慈善助力扶贫脱贫工作成果;协助举办广州市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启动仪式,助力脱贫攻坚。

        3.举办2020年首届社区公益微创投活动

      举办2020社区公益微创投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选拔资助50—100个优秀社区服务微项目,围绕社区疫情防控服务、兜底保障困难人群等主题,充分发挥慈善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推动广州慈善之城创建提升,营造浓厚全民慈善发展氛围。

        4.开展寻找广州市2020年“最美慈善家庭”活动

        开展寻找2020年度十大“最美慈善家庭”活动,重点征集积极捐赠捐献的家庭,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家庭,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等相关人员的家庭;制作历年十大慈善家庭优秀事迹案例集、拍摄慈善家庭演讲视频短片等,组织开展宣讲学习,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打造“慈善之城”品牌项目。 

        5.实施2020年慈善空间创益计划

        慈善标志创建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鼓励更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合作方通过提供场地、资金、项目等方式传播慈善文化、开展慈善活动,联动相应的公益慈善组织,共创慈善空间;通过统一的主题视觉,并结合关注项目个性化设计,实现慈善空间呈现从单一的牌匾展现转变为实体空间“标准化+个性化”打造;促进场地提供方与公益项目合作方良性互动,根据资源策划全年慈善活动,传播慈善,筹集善款,共同打造广州慈善新空间。

        6.启动“点亮10000微心愿”之关爱广州困境儿童圆梦行动

        开展“点亮10000微心愿”之关爱广州困境儿童圆梦行动——2020年互联网人助力关爱未成年系列活动,联动广州市22家重点互联网企业,通过开展“党建+公益”活动方式,支持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定向帮助困难家庭儿童实现不少于1000个“微心愿”,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困境儿童的浓厚氛围。

        7.实施“广州社工红棉守护”服务行动

        持续开展“广州社工红棉守护”行动,统筹协调全市开通的热线服务网络,为社区低保低收对象、特困人员、留守老年人、孤寡老人、困境儿童、贫困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入户探访、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资源链接等专业、精准、精细服务。

        8.开展“有梦共圆”主题志愿服务

        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广泛、便捷的志愿服务,通过“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为社区困难长者、困境儿童等服务对象开展“耆望成真”“童梦成真”等主题志愿服务,实现社区民生兜底服务的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对接。

        9.开展“合力关爱 相伴成长”关爱困境儿童专项行动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开展“合力关爱 相伴成长”强化疫情防控举措、开展“伴童计划”、选聘关爱大使、开展志愿服务等21项具体工作安排,抓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疫情防控和关爱帮扶工作。进一步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以打造“一标杆”为目标,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专项行动,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

        10.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六张网”

        切实织密织牢各级各部门责任网、社会组织网、志愿服务网、家庭成员网、联系帮扶网、科技支撑网等“六张网”,通过压紧压实兜底保障工作责任,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构建“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对接救助模式,推动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相融合等一系列行动,进一步强化我市困难群众保障,落实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推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1.深入推进社区慈善基金惠民行动

        深入实施广州市“社工+慈善”战略,健全社区“社工+慈善”制度体系,各区设立不少于10个社区慈善基金,打造一批社区慈善捐赠站示范点,结合“慈善为民月”主题,开展主题宣传体验活动,带动更多社区、家庭、学校、居民了解慈善、参与慈善、传播慈善,推动全市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上一篇:暖心战疫! 广州市慈善会助困难家庭 学生“云开课

下一篇:广州市慈善医院这位新来的“员工”,送药跑腿特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