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赋能,清远市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中
发布时间:2025-08-20 15:01:56
2025年7月至8月,广州市慈善会启动2025年度定向捐赠项目实地监督回访工作,组建监督回访小组,引入第三方会计师,实地深入广东清远、湛江、梅州和广州从化、白云等地,通过项目档案检查,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检视广州市慈善会2023年的定向捐赠项目运作的规范性和成效性。
监督回访第一组先行走进广东清远,完成了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佛冈县和清新区共9个项目的实地回访工作。项目涵盖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产业帮扶、生活救助等乡村振兴项目,全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事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直以来,各捐赠帮扶主体不遗余力地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批惠民工程落地乡村,让乡村焕发活力。
走进阳山县七拱镇,商铺广告牌整齐划一,道路平整宽阔,特色围墙和路灯相互点缀。
据介绍,在驻镇干部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阳山县七拱镇创建省级美丽示范圩镇及乡村振兴风貌示范带建设项目,主要对七拱镇107国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商铺广告牌统一安装、“三线”整治、道路硬底化、特色围墙建设和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此外,项目对西连村委会洞尾村村道进行约600米长的进村主干道道路拓宽。七拱镇圩镇道路及沿街风貌全面提升,大大改善了七拱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阳山县太平镇的乡村候车亭等急难愁盼项目建设在定向捐赠支持下,建成村内的便民候车亭。过去,村民在路边候车,面临日晒雨淋等诸多困扰;如今,宽敞的顶棚、舒适的座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候车环境。便民候车亭的建成,正是精准对接村民需求的生动体现。
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因为吨袋厂生产的经营情况逐步向好,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已经实现村村有分红的喜人成绩。
据介绍,三排镇吨袋厂建设项目,作为广州市国资国企2023年乡村振兴、对口支援协作和帮扶合作重点项目,由广州环投集团捐资近50万元购置设备、利用三排镇南岗村原有空置房屋建设而成,设计产能为30万个/年,由本地国有企业经营,三排镇监督代管,村集体参与分红。
该项目不仅为周边的行政村增加稳定的村集体收入,还为当地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也为深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曾经产业落后、发展缓慢。如今,大麦山镇里的校园书香弥漫、农产品走出大山。
广州城投集团自2021年以来,总计投入超1000万元对大麦山镇进行帮扶,解决大麦山中学公厕建设、大麦山小学阅览室建设、大麦山镇中学阅览室改造、九寨小学体育场跑道建设、新寨片区5000多名群众饮水难、白芒便民综合服务站建设、多条机耕路和水陂建设等问题。
大麦山镇中学阅览室建成后,不仅丰富了全校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校园阅读氛围,又为很多学校走读、住宿的学生提供了中午和夜晚休息阅读的空间,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麦山镇九寨小学原来只有一块砂石操场,雨天泥泞、夏天尘土飞扬,既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存在运动安全隐患。重建运动跑道后,学校师生课余活动的场地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还方便了学校举办各类校内运动活动。
各方帮扶主体积极为对口帮扶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大力支持,推动帮扶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越来越稳固、帮扶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广州市派驻禾云镇帮扶工作队在充分考察调研后,结合禾云镇各村的实际情况因地施策,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仙草种植产业。

该项目作为村集体产业试点项目,盘活了130亩闲置土地,在村党组织带头和示范引领下,项目带动五爱村、风云村、坝仔村、东社村、西社村、元岗村等 6 个村集体增收及近百名村民就近就业,为今后村集体开展乡村产业项目积累了运营管理经验。
在广州港集团等组团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佛冈县迳头镇狠抓当地农户在种粮晾晒方面的痛点,仅用8个月时间,建成日烘干能力达150吨的佛冈县迳头镇粮食烘干中心。据介绍,迳头镇粮食烘干中心是迳头镇的重点项目,主要是为了推动丝苗米产业的发展,解决村民们种粮的困扰。“往年,我们最怕夏季粮食收仓撞上阴雨天,现在,烘干中心日每天能处理300亩水稻的烘干需求,不用再‘看天吃饭’了。”当地种粮户说道。7739平方米的粮食烘干中心有效解决农民和种粮大户“晾晒难”“存放难”等问题,确保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果实颗粒归仓。